德国新电影的心脏、备受争议电影大师法斯宾达(Rainer Werner Fassbinder),时隔46年终返大银幕的《八小时不是一日》(数位修复版)(Eight Hours Don't Make a Day),这部长达八小时的家庭伦理史诗巨制,透过西德工人阶级的大家庭族谱,一家三代在时代氛围下价值观冲突与融合,幽默却暗讽地将工会罢工、劳资谈判等国家经济问题,轻松寓意于下班后的日常生活。 今年三月于纽约电影论坛首映后,被评为是难得一见秉持「乐观精神」与「最富同情心」的法斯宾达作品。《八小时不是一日》是由德国电视台委制,仅于1972年-1973在电视上播映的电视电影,历经逐格数位修复,今年终于罕见于大银幕上映,是「法」迷心中的梦幻逸品。《八小时不是一日》在高雄电影节台湾首映,电影分为三部曲放映。 担任剧中主角的德国「亚当崔佛」戈特弗里德约翰,是工厂技术员,他和奶奶同住,也和未来老婆一见钟情,但现实总是众多磨难,他们首要克服则是公司变相不合理的要求….。与此同时他的奶奶更和政府抗争,希望将图书馆转为日托中心,并大谈暮年之爱,古怪却通俗的家庭形象揭示西德70年代政经情势! 坚持「不拍艺术片,只拍通俗题材」法斯宾达在本片彻底落实这个信念,他曾表示「在他的电影里,他把人们赶入酒吧、房间、公司,用一个个封闭的室内空间,象征都市的牢笼,每当他们试着逃跑,就会受到金钱、种族或婚姻的束缚。这何尝不是让观众正视生活处境的方式。」《八小时不是一日》尽诉衷情,不慌不忙将现代生活放入电影,优雅地审视了家庭生活和劳动关系。
法斯宾德为西德电视台拍摄的五集剧首次将家庭剧置于工作环境,通过对工具制造工一家三代进步或保守价值观冲突的展现,将工会罢工、劳资谈判和共同决策等社会和经济启蒙问题与下班日常相结合。在保留导演典型的情节剧声效的同时更直接借鉴战后通俗喜剧和“爸爸电影”的角色塑造,也为其后女性主题奠基。
知道法斯宾德的片都有很强的政治性,但大多都是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角度。可这部完全不一样,它把工人的工作、生活事结合得轻松自然,重点讲的工人团结一道改善工作环境更是有了讨论马克思主义的苗头,难怪德国电视台紧急把最后三集掐了。是目前法斯宾德作品中最喜欢的一部,强烈推荐每个人看 #修复版
#7100. [欠了几个月的法斯宾德√] 无法想象还有这么温柔的法斯宾德……他似乎把对这个世界所有的善意都集中在这部电视剧里了。坐标科隆,工人阶级的工作与生活,家长里短之间还涉及了不少战后德国社会状况和一些政治经济学问题(不过还是比较初级了……)。篇幅铺开就能把群像刻画得到位。前后景关系、调度和构图还是很有法斯宾德特色。有几个瞬间感觉法斯宾德还是看过不少苏联电影的(完全是劳模-圣徒的写法和布光嘛)。
八小时不是一日,不一样的法斯宾德,舒缓,温馨
还是更喜欢用配乐的法斯宾德。变焦镜头多得离谱倒是没看出来有多大用。Oma(5集看下来了还是要看姓才知道是外祖母)原来是libelei里的女二。Wolf实在太有喜感了。我说咋意犹未尽呢,看花絮才知道原来后面还有好多集剧本写好了直接砍了
果然是给电视台拍的,批判性已经被压到最低了。
连续两年在柏林看八小时长的影片,一共五集,每集直接十分钟休息,也算是最不怎么法斯宾德的一部作品了吧。回头再评。3.5分
太平和的老法了 可能因为是Familienserie注定了它表达工作家庭婚姻感情的日常化 唯一承接的就是70年代法斯宾德对工人阶层社会现实的表达 最后一集的办公室完全是73年Welt am Draht的原景啊太穿越了 // 略
法斯宾德的电视剧惊喜,视觉舒服、对话诙谐、女性角色鲜明、对工薪阶层人物刻画生动,最难能可贵的是专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无止尽地创造drama。男女主长相舒服,声音也好听。
根本神作,五集實在太短!看似家庭日常,說的卻是工人運動。在愛情中證明自己,職業不分貴賤;又著墨丈母娘夫婿關係,顯露各樣親戚的醉後百態;打破制度下,探討薪資平權的共產社會。政治的點到為止,用家庭喜劇包裝,法斯賓達台詞句句入心,時不時的變焦特寫,有點想起瓊瑤的趣味,卻在影片穿針引線!好看好看好看。
法斯宾德已有资源补完,剩两部无资源。2020年最后一部欧美剧、年代最早一部剧法斯宾德《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80。2021年最后一部欧美剧《八小时不是一日》1972,刷新年代记录。谁说法斯宾德只会拍冷片,这部喜剧很暖,涉及家庭,工作,生活各方面。奶奶思路清晰承包笑点,许古拉这一头假发很漂亮。面对西德社会问题,从儿童幼儿园,婚姻自由,到工人阶级自由。可惜原剧本黑暗结局被资本家阉割,扣一星。
法斯宾德的冰冷,是柏林刺骨的大雪,法斯宾德的温暖,是德国初现的朝阳,法斯宾德是暖阳下的雪人,在凛冬,冰雪坚韧无比,春来到,雪人化为雪水,在沟壑里流淌,灌溉滋润农田
4.5;八小时的鸿篇巨制,感谢KK中字又补遗一部!出乎意料的温暖幽默,以家庭聚会开场即高效交代众人信息和性格,群像生动可爱,群戏拍得尤其好(各种站位/构图太棒),惯用的推拉镜头调度灵活,打光真是美得氤氲醉人,堪称电视电影的范本。聚焦70年代的德国普通民众生活(但仍回漾着60年代的余味如janis joplin和elvis presley),既有寻常人家的代际沟通烦恼和婚姻情感困扰,也不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当然重头戏当属男主与工友们改进生产技术、阶级意识的觉醒,善用工会,无惧与资方谈判,对自我的认识、对劳资双方的处境与未来的判断均相当前瞻。老太太无疑是全片最可爱的人,旁人误认其脑筋不对劲,实则却是最睿智果敢的一位——暮年寻真爱,兴办幼儿园,轻松拆骗局,有爱成人美,法斯宾德对女性的刻画真一绝。
八小时不成为一日,送给所有打工的魂。
法氏早期的WDR电视剧《八小时不是一日》是他在尝试把工人阶级与马克思主义带入市民资产阶级的家庭剧叙事模式里,最后果真在这个资产阶级的框架里丧失了革命力量。无产阶级面临的问题在交往理性的协调下可以简单化解,企业主与工人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工人自发的自我剥削获得双赢的结局,就连跨越阶级的爱情亦可以在简单消除误解后自然地成功。法氏的批判精神最终被电视台招安成乌托邦式的浪漫乐观主义,就连计划拍摄的黑暗结局也无法拍出。因此在片中只能看到已经萌芽的法氏情节剧构图和调度。
奶奶太可爱了!她有许多缀满假浆果鲜花的礼帽,霸占废弃的城市图书馆开了家幼儿园,总能随心所欲。剧中有非常多的饭桌戏,家人们的沟通主要发生在厨房。男主角下班去爸妈家,爸妈给他做了白菜卷,他又得去奶奶家,奶奶做了白菜卷,最后他来到女友家,女友说:我做了你最爱的白菜卷。男主角:我真特么恨白菜卷啊。有人采访法斯宾德,问为什么他的故事片全都那么悲观,他的电视电影《八小时不是一日》反而比较乐观。法斯宾德答:“我的电影都是为知识分子所作,面对知识分子,你可以冷静地悲观,因为知识分子能够运用他们的理解能力去消化。反之面对广大的电视观众,假如你所呈现的世界是如此黯淡无光,那几乎是种反动的罪行了。因此你必须格外给予他们勇气,告诉他们,纵使如此,你们还是有希望的。”
我的启蒙片,打开了我全新的眼界和思维
谁能想得到有朝一日我会对“工人运动”题材的电视剧沉迷至极呢?原来不是“工人运动”题材拍不好没意思,而是导演怎么拍从何入手的问题,无疑,法斯宾德的这部工人群像的电视剧可作为后来者的垂范。每集将焦点集中于两人关系上,这一集两人交流碰撞产生的火花,又成了下一集的引子,一线接一线,一环接一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最终勾勒出一个时代一个群体丰富生动的生活面貌。法斯宾德丝毫不痴迷光怪陆离奇形怪状的生活,这里不存在底层人一步步奋斗到上流社会的惺惺作态的俗气,也并不存在往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添加假大空的幻想,你能看到的是法斯宾德对底层人民的喜爱与认同,正是出于爱,才有可能游刃有余毫不费力地把工人群体拍好。劳工们争取自身的权益,又不忘同事们那一份权益,每当单独个体的权益被损害,他们总不是只考虑着自己,团结才有希望。
调色太舒服了,最通俗的一部法斯宾德
“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为自己”。围绕着西德70年代的战后经济恢复的历史背景,展现了一个西德工人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有为争取劳动权益而组织工友进行斗争并自行成立工作小组开展任务的约翰森,有因夫妻感情破裂而寻求离婚达到独立自主的莫妮塔,也有担忧社区内的孩童而建立社区幼儿园的老夫妇。内容涵盖甚广,涉及住房,养老,婚姻,教育,工人运动等诸多战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不强调戏剧冲突的刺激,而将画面对准每一个时代下的小人物和日常琐事,充满着法斯宾德的温情
第一次看这么古早的德剧,修复版画质感人,蛮有意思。
太可爱了 有些地方过于idealized但十分真挚 好久没看到这么让人smile的荧幕作品了 讨论的内容本身至今都很pertinent eight hours won't make the day! 不管怎样人就是要活出decency oma非常inspiring images也十分漂亮
在看完BRD三部曲之后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算是很温暖的调济。一对对各个年龄层的男女们的爱情,分分合合。很爱这部剧。
工薪阶层大家庭的小故事,70年代西德打工人的小团体奋斗史。难得的轻喜剧,好看!
太喜欢了。好多特写镜头。汉娜许古拉这样地美。还有最搞笑的Wolf,和最最可爱迷人的Oma。
这部的法斯宾德格外温柔,虽然剧情不甚吸引我,但尤爱婚礼场景的那半个小时。
法斯宾德洞察了所谓family series的本质:差异的重复,相爱与分手的轮回,人们不为什么特别的目的而聚在一起,并将一再如此.剧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界限全然模糊起来,在颇写实的西德民众生活细节(如无孔不入的美国文化)和乌托邦式的劳资斗争之间,在锱铢必较的经济考虑和总是皆大欢喜的解决之间,我们似乎难以取定一端;法斯宾德造出母系氏族的空中楼阁,让庸俗又讨喜的小人物玩起配CP的游戏(ep4一处致敬茂瑙,点明这童话风格的来源)而把实然与应然相混淆,既然人们在持续胜利的日常斗争中获得了无穷无尽的乐趣,我们又能对糖果屋里的左翼运动苛责什么呢?(多出一星是因为我真的蛮喜欢Oma和Marion
我想这应该能算是最不法斯宾德的法斯宾德了,好通俗简称好俗……
现在很少在看到以工人为主角,不贬低,不抹黑的作品,包含了工人权利,阶级矛盾,劳工冲突种种,充满社会主义色彩的真挚作品。
第一部喜欢上法斯宾德的片子,看完很有安全感,觉得世界是温暖的
基于受众群体的差异,法斯宾德的电视剧和阴暗的电影风格完全不同,里面多些希望少点讽刺。故事里小人物提出利益诉求,并得到积极回应,每集都是矛盾解开的欢喜结局,每个角色纯真又庸俗,可爱至极。他们的现代公民权利意识和理性抗争的故事对于现代打工人来说是振奋人心的榜样。根据访谈,原本后续3集的剧本已经完成,但劳工问题在当时过于激进,最后被撤销实在可惜。
工人阶级的群体像 好多法斯宾德的老朋友都在里面出现
为了在单集100分钟的时长内完成起承转合,主角们遇到的困难都用一种轻描淡写,朴实无华的方式略过。影片的出色之处在于精彩的细节刻画,大量脱离主线视点的日常对话,让每一个角色都有独属的温暖弧光。摄影极其美妙。无规则的推拉和越轴,变换的焦点和景别,真正的完成了对家庭生活和劳动关系的「优雅」审视。
8小时的连续剧,我分3个部分、陆续花了1个月时间看完,但每次很顺畅地就能回到原本的情境里。法斯宾德元素齐全,演员班底、精致调度、melodrama、室内剧……基调却温情得彻底,每回看完都止不住诡异微笑。可是仔细品,只有8小时外的家庭故事可爱,对于工作部分的刻画相当说教与幼稚(我,强意识形态过敏人
差不多八小时的电影,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尽收眼底
在IU Cinema看的2k修复版。其实一开始是奔着8小时观影体验的噱头去的,但5集一口气看下来竟没觉得厌。可能和影片设定的时代背景相关,片子对阶级斗争和工人阶级意识觉醒的探讨算不上深刻,但对工人家庭的描写细腻又充满关怀。最喜欢grandma和的一集,老太太的行动力和幽默感鼓舞人心。另外被深深安利了schnapps,好奇是啥味道。
很生活,谈论了无产阶级为自己争取权利,看了第一集,奶奶谈男朋友要搬出去住。好生活好生活
不仅仅是一出家庭剧,还有关工人运动,这是不是法斯宾德最温柔最充满善意的作品了
德意志的坚硬与浪漫人和人的联系、碰撞、相互关怀像奶奶一样接受分析解决问题
七十年代,西德风情画,琐碎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根本神作,五集實在太短!看似家庭日常,說的卻是工人運動。在愛情中證明自己,職業不分貴賤;又著墨丈母娘夫婿關係,顯露各樣親戚的醉後百態;打破制度下,探討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