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镇,面目狰狞的卡里加里博士(沃纳·克劳斯 Werner Krauss饰)终于获准表演催眠术。大学生弗朗西斯(弗里德里希·费赫尔 Friedrich Feher饰)和艾伦(汉斯·海因里希 Hans Heinrich von Twardowski饰)也来观看。疯狂的卡里加里博士向众人展示他是如何催眠和控制他的搭档凯撒(康拉德·韦特 Conrad Veidt饰),并向众人宣布:凯撒可以回答大家提出的所有问题。好奇的艾伦问道:我能活多久?病态的凯撒回答:活到明天凌晨。弗朗西斯并不相信,可艾伦却是满脸惊恐。随之,艾伦真的被杀害了。弗朗西斯把消息告诉了好朋友珍妮(丽尔·达戈沃 Lil Dagover饰)和她的医生父亲。他们展开了多方追捕,可惊人的秘密却丝丝入扣,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本片是世界电影史上被谈论得最多的影片之一,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影片以其怪诞的表现主义风格,成为以后西方恐怖片为之效仿的鼻祖。1958年本片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由26个国家117位电影史家评选为“世界电影12佳作”的第12名。
先锋派电影运动。狂飙社。表现主义,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描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用特殊手法反映现实世界。主观唯心、自我表现;重视表现形式和手法;不求形似,重视写意;悲观主义,宿命论。
影史经典,表现主义力作,恐怖长片鼻祖!今天看来或许是稚拙和粗糙的,但在1920年,在依靠白帆布大屏幕、长方形立柜式放映机、黑白、无声,而且电影仅仅被认为是没有叙事能力的所谓“流动摄影术”的时代,这种诡异风格、氛围,开创性的非理性主义电影心理学,这样天马行空的表现力无疑极具创造力,因而堪称伟大!不要轻易以今非古,要知道人类第一次行走有多难。9
oblique angle, set/costume, composition, acting style, cinema could represent mental states with the disturbing force of contemporay painting and theater. 缓慢的字卡运动(suspense,mystery), iris-in/out(多为从边缘部分圈入), mask(有些是菱形的), 平切,shadow(较少,但谋杀时有用).
这部片的真正导演是三个表现派画家,即布景师赫尔曼·伐尔姆、华尔特·罗里希和华尔特·雷曼。当时表现主义运动盛行,最主要体现在绘画方面,赫尔曼·伐尔姆宣称“电影应当成为活的图画”,这句话就是这部影片的美学基础。
#重看#表现主义经典作,堪称后世之师;不规则的几何造型(包括字幕卡字体),倾斜角度的街道,涂鸦的墙壁,如梦魇般的蜘蛛小径,一切都像是噩梦重演;反转惊喜,呈圆形的叙事结构,规整的章节体;利用影子反映谋杀场景,教科书级手法;自下而上的打光赞,衬得分外邪恶恐惧。
8/10。普遍认为博士象征暴君权威,病院内垂直线沿着地板延伸,高高在上的台阶和扭曲菱形窗表达了被绝对监管的独裁社会,凯撒代表被洗脑的无辜民众,唯有遇见睡美人简才唤起本善,脱离精神的控制,而简到小屋寻找父亲,被博士展现凯撒所躺的棺材所吓坏,也体现了父权和子女的关系(引诱控制),但这种权威的说法在官僚主义场景中被否定:官员的高凳和置之不理的态度让博士处于弱势者,博士的谋杀带有反政府倾向,蒂姆波顿的企鹅人正是借鉴博士的无政府主义形象(黑色礼服、礼帽、拐杖、烟熏装和白色乱发,走起来如同一堵活动的墙),新加的结尾则使以为发现真相的弗朗西斯陷入疯狂,博士从暴君变为善良的治疗者,颠覆了理性民主战胜非理性专政的编剧原意,但这种改编也以精神分裂的扭曲方式寓言了战后德国的疯狂,增加了影片复杂而生动的多义性叙事。
表现主义代表作,NB布景,NB布光,剧作也很赞,尤其第六幕对文本的消解。有两版配乐还都挺有意思。现在看来唯一不太能忍的就是表演上“以慢为美”,这是舞台剧传统所致,而夸张的表演倒没有什么问题。另外镜头的连续性做得不是太好,切近景时候经常不接。
德国表现主义开山之作,恐怖电影先驱。所有场景均为棚拍绘景与搭景,影片通过夸张怪异的图案和光影、扭曲的透视、棱角分明歪斜变形的屋房门窗、哥特式的字幕、遮盖镜头强制特写及颜色各异的胶片渲染了阴暗可怖的氛围,将精神分析式的心理与情绪外化。ps:克拉考尔说本片是对纳粹主义的预言。(9.0/10)
风格、气氛、社会性、讽刺性、惊悚感,全都极其出色!简直不敢相信近100年前就有如此了不起的电影!
愉悦又震撼,扭曲又疯狂 —“我和她的经历,比你这辈子经历过的任何事情都要奇怪……” —“我应该找到治疗他的办法了!”
解謎到一半,原以為是本格的詭計,如何破譯夢遊者的不在場證明。沒想到後來的反轉,是敘述性詭計。相比佈景和美術,劇本的局中局的設置反而更為精妙,改變畫幅的嘗試也很驚人,這才是20年代......
11/30 从形式到内容的无懈可击:异想世界布景、表现主义演技、环形开放结构、完美无缝配乐。昏黄靛蓝残红萌葱染色加分,倾斜构图插白飞字特效绳缚赞美。哥特罪案气氛与超现实揭秘向环环相因,悬疑节奏一流。可能是最早的心理分析路线佳作。时势造英雄,类型片典范。 (1920的德国...... 此处省略1万字
(1920-1924)表现主义开山作及最佳代表作。果然欧洲是个有美学底蕴的地方,三位美工师都是大价钱请来的狂飙社名家。编剧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尔梅育,一个人开创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德国20年代美学流派。听说想让弗里茨朗做导演被拒绝了,也许,如果真的是有个性的朗,就不会出现如此天作了吧
非常具有舞台感,应该是受德国室内剧影响吧。生硬的线条和演员僵硬的动作正好撑起整个黑色的气氛。
感觉德国表现主义最狠的一点,就是它并不太在乎基本的空间透视法则。本片由画家绘制布景,削弱主光源打光,极大化突出阴影与线条轮廓,尽显怪诞与奇诡。故事也够绝的,留有精神分析的各类佐证,就是剪辑糙了点。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开山之作,先锋电影代表作。字幕光怪陆离,大量遮盖镜头,全部场景棚拍完成,绘制奇异光影效果,造型风格化,剧情怪诞离奇,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于权威的恐惧心理与难以掌控命运的悲观情绪。
“你们都以为我是疯子吗!你们错了,院长才是疯子!” 德国早期默片太有意思,表现主义里程碑代表作,看完之后更多的不是恐怖不安,而是无数悬念中的反思,悲观情绪贯穿始终,布景道具很是讲究,字幕做的非常用心!
今天看豆邮,发现居然有人因为我11年前看不懂这个电影的好写的评论,来骂我无知。那马克一记,啥时候再找来一看吧~
1.关于表现主义布景与人物表演:如果装饰被构想为与那种控制人物心智的东西具有同样的精神状态,演员就会在那种装饰中找到对构成和活化他的角色的有价值的帮助。他会把自己融入眼前所呈现的环境中,而且这两者都会按照同样的节奏活动。2.悬疑恐怖片影迷追求的反转剧情,早在1920年就被玩出高度了。
4.5 布景真是太好了,还有凯撒在黑暗中醒来的特写。昨晚我梦见自己看了“奥拉克之手”,当看到“卡里加里”的最后一幕,才惊觉自己昨晚梦见的其实是名为奥拉克之手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仿似以往做过的每一个噩梦。
资料馆2014.11.15.8pm 4k修复版现场配乐。银幕以各种方式变形以强调画面元素,左下角圈出的同时右上圈入。模仿犯、道具替身,通过日记重构情景、源自历史的案例、束身衣两次使用的颠覆。如果和希特勒联系,也许可以把剧情解释为卡里加里利用梦游症者谋杀,而苏醒者在变形的世界中已失去正常的可能。
德国表现主义杰作,将电影从肤浅的娱乐上升为高雅的艺术层面。在视觉图谱上大胆吸收了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那种对现实进行夸张变形的表现主义手法,在布景上强调光亮与黑暗的极端反差,有意利用特殊的透镜和异常的拍摄角度,将一切物体的形态严重扭曲,人物面部化妆十分夸张,服装奇形怪状,行为举止神秘诡异,成功营造一种焦虑与恐惧的气息。影片不只是讲述了一个恐怖故事,也是对一战后德国所笼罩的的不安、怀疑、焦虑的情绪表达,将德国人民对战时政府和魏玛共和国的感觉可视化,人民如同博士操纵下的傀儡失去了自我意识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4K修复现场配乐版】1920年德国表现主义经典作品。电影配乐作曲的女儿现场配乐,效果非常棒!一边看片一边在犹豫不合理,但看到结尾真的被彻底震惊了。一切的不合理全如开膛破肚一般迎刃而解。除了反转结局,电影夸张疯狂偏执风格的美术设计风格也超越了时代。实至名归
剧本模式虽然带着时代的烙印,却内涵已然非常超前;影像并没有太多开创性,只是表现主义大师的绘画布景耐人寻味。
美術佈景與演員表演基本上各幹各的,想呈現的藝術風格沒有真正進入攝影機這個影像的本體去流動,最後靠的還是劇本,第四、五章突如其來的襪子翻局提供了這一部有限戲劇近乎無限的分析素材,給予一切的粗糙反咀的餘地。
影片首開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也是世界表現主義之濫觴,將表現主義結合進電影之中,濃烈的哥特風影響之後許多電影,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Tim Burton。影片在美工上先鋒,扭曲不規則的建築物和形式符號性的塗鴉,是表現主義的完美融合。影片諸多細節值得反復品味。
1.德国表现主义,人物表情、动作夸张怪异、别开生面;2.除了镜头语言,故事同样精彩,结尾很赞,令整个故事回味无穷。
9.7;叙述视角本人的异常精神状况使整个故事架空在真相之外,于是表面上完满的叙事其实近乎虚无,而其故事的吸引力却很强。叙事的无意义才更突出了表现主义形式直接宣泄出的扭曲呐喊
美工的电影。另外我看的这个版本充斥着带有噪音实验的JAZZ,音乐不错,也在努力贴合电影的情绪,就是太想表达而喧宾夺主了。后人保护修复经典是对的,但是能不能不再画蛇添足。
9.5/10。一个精神病人讲了一个将院长幻想为“精神病”自己幻想为“揭露罪恶并抱得美人归的英雄”的故事。该电影是德国表现主义开山之作并被广泛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恐怖片。电影的视听设计从头至尾极其风格化且原创感极强,倾斜变形诡异的布景和字幕卡(各种诡异的线条)、扭曲奇异的透视与光影(比如各种从下往上的打光)、夸张怪异的化妆与表演、以墙上的影子展示凶杀、近乎无镜头运动(以遮罩式淡入淡出、直接切换场景或景别等方式取代)、颜色各异但都透着诡谲的胶片等等。一定要挑毛病,就是它生的太早了,导致视听语言上不可避免的有些局限性(注:局限性≠老旧感)
完全不觉得本片的手法,形式,甚至表演有什么过时的。因为都很风格化,达成了一种美学的落地,完完全全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影片以布景师赫尔曼的理念为美学基础,创造了一个在当时只有电影才能创造出来的影像世界。直到现在看来,其服化道景之出色,仍独具风味。2020年就是它问世的一百周年,影史上有多少片子能让一个世纪后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表现主义代表作,美工师具有决定性作用,布景中几乎没有直线。影片其实存在两个疯子,一个是叙述者,一个是影片创作者本人。
戏中戏外加翻转的叙事结构和诡谲梦幻的美术设计自是不必说,不管怎么看都酷得一比。胶片质感和时不时的跳帧倒是增添了几分恐怖诡异的气氛。倒是电影史上宣传的“对资产阶级”的曲折批判没大看出来,但是这并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迷乱的精神状态才是。
擦,德國人才是最牛逼的好嘛!人家1920年就想出這種twist+twist的劇情了。Shutter island是他的效仿者,而Tim Burton的妝容就是對德國表現主義畫派致敬,好嘛!!!太牛逼了!!!謝謝chao的推薦。
其实让我想起来黑楼孤魂了,嘿嘿~光和影的运作时隔90年依然给力,后来发现片子是仨画家的作品,怪不得。。。
美术师和化妆师的工作如此凸显的时代没有第二个。我很好奇此片加上镜头运动会怎么样,是更增其迷惑性,还是因破坏构图而使布景不再有效。片中仍有戏剧同侧上下的痕迹。“我疯了还是世界疯了?”这一主题被探讨至今。
超现实表现主义电影开山之作,很牛逼。也可以算是cult惊悚片,结局很出人意料,德国人的想象力真是无穷
英文字幕也难掩童话世界的有爱。那滑梯,洒上水就是激流勇进。这真是一部优秀的影片。
资料馆现场乐队配乐版,4K修复下三位表现主义画家的布景被呈现得更加清晰,表现手法即使放在现在也没有陈旧之感,完美的故事闭环,开放式的故事和结局,都呈现得及其成熟。至于什么法西斯之类的政治隐喻,说不定导演都没意识到呢,谁在乎?
下载的那版怎么改动那么大,颜色调得太失真了,字幕也是另调的。还是碟版比较好
无字幕。英文。老实说,90年前的人看真得吓死=。=默片看着犯困,从头到尾的音乐也耳朵出茧子,但素!素木有淫的音乐会做滴跟德国人一样好听滴!所以俺稀罕!!
快一百年前的电影,难以想象居然有这么好的情节。中国电影人们啊,努努力呀!
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对德意志民族的影射╮(╯_╰)╭表现主义的布景和故事还是很让人惊喜的
真人动画片?怎么说呢作为舞台剧一定非常精彩但这不是电影媒介的优势 这片子最精彩的地方既不是表演也不是布景其实是我看的这联邦电影资料馆的修复版 调色非常之棒//'你必须变成卡里加里'意念字幕那段蛮有意思的 精神病院主任精神病 然而最终叙述者才是精神病厉害不可靠叙述//能看出希胖房客的很多借鉴/以及shutter island的致敬
那么精彩的惊悚剧情出现在1920年的战后德国。 表现主义的布景能把人和环境都扭曲,然后表现出一种恐慌和迷失。
实在是太好看了!德国表现主义最棒之一!看完之后旁边一哥们儿说简直就是visionary shutter island。那个时候的电影怎么能这么有力紧张!不愧是黑泽明十佳之一
看了这片子,我明显感觉黑泽明有点德国表现主义。"March the 12th.Finally……Finally……They have reported the admission to the asyleem of a somnamlulist!"……
剧情好复杂,我都看晕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ktFokKPAAY?FR=LIAN
看完这个终于明白,为啥说德国表现主义是恐怖主义的前身。结局喜欢,最后给卡里加里表情的特写别有深意。看的版本清晰度太差,完全没有光影效果……不过布景确实NB
o(︶︿︶)o 唉 我对其期望值太高,。。美术做的真不错
叙事的回环结构-梦中梦(看到一半以为编剧有bug,要看完才知道是可以圆上的)和表现主义的场景设计都堪称前卫,看完觉得蒂姆波顿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嘛。三星半给美术指导,一星半给编剧,剧本: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7663645?dt_dapp=1 感谢这位豆友
第一次完整得看完一部默片,很不错。默片、悬疑、惊悚。。很诡异的~
卡夫卡式的梦魇。迷宫本身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尝试寻找出口不过是在其中陷得越来越深的无畏的挣扎,因为黑夜的梦游者从未告诉我们死亡的含义,而每当他假借我们的名义醒来,不过是一遍又一遍重复着我们早已知晓的死亡的宿命,我们于是被抛入了那种恒久的耻辱之中,因为我们不曾明白,罪魁祸首竟是那永远不会醒来的人偶。
20年代的影片,台词还是字幕的形式,但是很优秀。
目前能想到的是《禁闭岛》、《小岛惊魂》等片的雏形。高倾斜度的构图太有亲切感了。
现场配乐不能再赞 以影子表现谋杀的场景出现时心情无比激动= = 高明的叙事 令人无法忘怀的视觉风格 无处不在的角和倾斜线条 除去集权象征外 制造了一种幽深诡异的透视 此后的惊悚悬疑 哪一部没有它的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