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夏星溪(许芳铱饰)独自来到马来西亚北部小城亚罗士打(Alor Setar),因为自行车爆胎,她经历了三段截然不同的奇遇,先后遇到了本地女孩爱玲(黄若熙饰),三个闲汉,以及作家皮埃尔(帕斯卡尔·格雷戈里饰)。她用不同的身份向人们介绍着自己,仿佛有不可言明的秘密。而 旅程带给她的,也是始料未及的体验。 本片由梅峰担任艺术指导,徐枫、周征源担任监制。 本片入围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获未来之狮(最佳处女作)奖及威尼斯日导演奖等多项提名,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银气球奖”。
提前退场。所有角色全程尬聊,坐我前面的意大利人一直在笑,台词不可信的程度可比肩《房间》了。
2.5。1,如果是星溪的二次奇遇,摘掉中间在亚罗士打咖啡馆里探讨前门王府井的这无聊的一遇,也许可以多给半星。2,结尾二人坐在海边依偎着看月光海景庸俗到了郭敬明的小说水平,前面谈再多的人生哲理都被这玛丽苏一幕毁灭殆尽。3,真的应该提高长对话的台词撰写水平,车轱辘废话实在太多。4,有意思并真正闪现不确定神秘感的是黄若熙扮演的爱玲,弹吉他大叔的插入唠嗑,以及人物在不说话之时的游走状态。5,教训是无论洪尚秀还是侯麦都不会在自己片子里任由自恋自怜的小资情绪泛滥成灾,对自身主体的嘲讽才能将说话片带到一个超然的高度上。
这满满的电视剧质感,就别自称致敬侯麦了,不过是亚罗士打旅游宣传片罢了。刻薄点讲,老生常谈的对话无意义,屡见不鲜的结构无价值。导演沉溺在个人审美趣味里无法自拔,认定自己很可爱、很有趣、很有思想,其实就是不加节制的矫情和自作聪明。请来帕斯卡·格利高里纯粹是一种浪费,正面例子参见《狮子彻夜未眠》里的让-皮埃尔·利奥德。女主的表演让我全程游离在外,神烦。
一刷:【2018年11月11日-北京电影学院-第七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导演奖”-标准放映厅】二刷:【2019年4月12日-北京电影学院-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注目未来单元-标准放映厅】“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散步式电影”???“致敬候麦”???梅峰老师艺术指导???浪费资金,毫无意义,空镜头居然能吹出哲学层面的高度。导演思维还停留在学生作业的层面,整体的结构和台词都是无聊尴尬至极,摄影更是没有亮点,剪辑就更别提了。目前看过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毕业的最差作品。(因为工作任务被迫二刷,但导演态度特别好,有点不忍心批评)
#hkiff#焦雄屏睡着了,她任何夸这个电影的话,你们都不要信。
看到第三部分,听那个法国老男人说,他在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人们聚在一起,见了人多就会躲起来观察,不喜欢一群人聚在一起大喜的婚礼,也不喜欢一群人聚在一起大悲的葬礼,等到上了年纪之后,他的想法变得不一样了。突然被这段共鸣了,原来很多人也是这种想法,突然对这部电影的好感倍增!导演可能喜欢洪尚秀或者侯麦,她也做了一个三段式的故事,每次都把故事里的人物和事件做微调,这点比较正确,只是可惜没能在文本上形成更戏剧性更耐人寻味的故事,包括镜头和剪辑方面,基本上就是表面那层信息量,看完了就完了,完成度倒是还不错,整体上的观感也很舒服。
虽然说是师姐,很想打高一点,但是,真的,做不到。
散步式电影的可爱时代,单纯又轻盈的电影。
导演毫无审美,照搬了侯麦的皮,骨子里空空如也。最大的失败是女主,这是一位主流的、上进的、被电视剧驯服了的女演员,她最大的梦想可能就是红和瘦。这个角色根本不该所谓的北京大妞来演(爱玲都比星溪可爱),北京话就不是为了small talk而生的,北京话太实了,不俏皮,每一句都是为了跟人对话,而这又不是一个对话的片子,这理应是个说废话的片子,可惜导演不会说废话的艺术,她只会说live with love and hope这种鸡汤。一个女主如果不动人,活得像刻板印象里的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的中国人的话,还拍她干吗?
大型洪尚秀&侯麦模仿秀,学了《在异国》的形没学到《绿光》的神。台词写作水平差两位也实在太远,不过还是有些地方蛮有趣的。
这片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导演和女主角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表达太自恋了…台词本身有问题,女主角的表演又让一切变得更糟糕更不可信。导演应该有一定的阅片量,除了常被谈论到的侯麦和洪常秀,塔罗牌那段模仿《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痕迹相当明显。
非常之无聊肤浅,要什么没什么,说旅游宣传片都嫌太长……建议好好想想如何让主题更深刻一点,毕竟其他方面已经那么平庸了,如果这个电影连一个好的思想立意都没,不知道为何要拍出来
其实是“(吴)亦凡的三次奇遇”,全程看女主身材。
一部让人看了很舒服的电影,简单的画面却是慢慢的生活气息。女主的旅行似乎是很多人人生心态的写照。藏在最深处的,需要时间被慢慢挖掘。
平和的叙事,应该有不错感觉。在轰轰烈烈的各种故事中,我们应该有一部平静下来慢慢看完的电影。我喜欢帕斯卡尔,他的感受和表演总是那么平和的让我体会那种绅士般的温暖。
最喜歡星溪和愛玲那一段!太少女了!結尾真是神來之筆哈哈哈(不劇透了) 第三段最深刻,法國爺爺看著十分的眼熟,似乎是演過不少文藝片。
#平遥#超低配版洪尚秀,日历风光片。
如果没有这些奇遇,将有一些什么问题埋伏在星溪未来的人生里。有了这些奇遇,她的未来又会遇到什么。这个联想,倒让人想到侯麦了。星溪的故事,是可以连续拍下去的。
和导演的世界显然没有任何交集所以你开心就好吧……第一段没有放飞自我的时候或许还能看到一点侯麦的皮毛,到了第三段这么多模仿对象轮番登场就非常可怕了。那段声泪俱下的长谈啊天哪,从没见过这么尴尬的Pascal Greggory……
颜色超级美,摄影和音乐是亮点,看完也想去过一个清爽的南方夏日。
侯麦低仿。调色有些不舒服,人物也没多少意思,这个热带地方是能出一点故事,但没拍出该有的味道和趣味,节奏也差点意思,对话太随意,演员也不行,女主演一直就一个类型的清凉打扮,观众也许只会看她裸露的腿、肩、脖子,而忘记角色吧!或许放弃龙标,拍得更自在和尽兴一些,演员再放开一些,多些暧昧绵长、意犹未尽的微妙东西,也许能成一部好片。
#PYIFF2018 流于表面的模仿,没什么营养的对话,风光无限好,再见alor setar 好奇一个月前的打分为什么都是四星五星,有趣。
55/100,《在异国》《双姝奇缘》《绿光》?作为有意的仿作,还是更接近洪常秀而不是侯麦。质感不是问题,主要差距在于:只习得了表面上的呈现方式(Walk&Talk)、微妙的尴尬,但本片的三段结构完全失效,缺乏整体建筑性及更充盈的内蕴。要知道,言语在侯、洪这里是形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本片却借助言语揭示意图,显然是顾此失彼了。于是一切都是浮于表面,看起来听起来什么样,就真的是什么样。
一个导演要爱自己的演员,要实实在在地爱,还是幻想地爱,这是个问题。
因为豆瓣差评才毅然买票,果不其然,很喜欢。三层平行时空,逐步嵌套,成品一体两面:格局小,模仿痕迹重(求导演别再说【很侯麦式生活流】了);但还是很欣赏导演能在创作立场上,脱离历史叙事,拒绝消费感伤,摒弃符号隐喻,让人在华语电影的新环境下,浮出水面,呼吸到审美情趣层面的新空气。当然,这种小资视角的甜美是注定被诟病的,but so what?【我控诉姜文看一半就离场,男人真的很无趣】
7分还能有,「在异国」 第三段「绿光」,用洪常秀式的尬聊藏拙是个蛮好的选择,细节很用心(不过数据库和元叙事方面跟「在异国」就没法比了……)。第二段实在太差了,不过第三段写还不错(当然侯麦的调度其实也完全没学到……),剪那么多动物镜头进去也是……不过影片还算比较独特啦。能再看一次帕斯卡尔·格里高尔的戏还是很棒的。
看得挺开心,短发杀女主美,导演本人也好nice,是一部引起舒适的处女作,也许现实就像那条想要追寻的星溪不过一条水沟,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但电影神奇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散步到大海。三段各有喜欢的地方啦糅合得也自然,特别喜欢庙神化身的那段神来之笔很可爱,摄影有加分!感性的剧本,叙述方式不是新鲜但用得妙,没有旁白极少的配乐反而看得沉浸进去。观影的思维方式不应只有一种,open your mind。愿意在电影院再感受多一次。20190329@广州奇遇放映,一个美好的夜晚,连放映事故也是美丽的错误。
由此可见,导演的自我修养有多重要,说的全是心里话,可放到影片里,心里话便有了高低之分。好在自然。
这种容易暴露文化程度的类型,请慎重模仿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英文字幕国际版。同样是马来吉打象屿山下,《南巫》是本土人对宗教乡情的再现,而本片就是中国游客的臆想自恋和一厢情愿。开场《双姝奇缘》一比一翻拍,中间学洪尚秀推镜头,结尾模仿《绿光》。三段式的叙事推进中,女主角色身份不断变化(探父之女-人类学者-丧夫寡妇),聊天内容不断深入,角色性格趋于成熟,影片观感也逐渐提升。三段之间做了些有趣但肤浅的互文,第三段神人的出场演唱、格雷戈里与女主的大段英文台词挽救了这部影片,也挽救了女主的表演。然而映后导演的蜜汁自信与对观众说教又招了不少黑。不教观众做人有那么难吗?摊手
美,是影片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威尼斯日单元主席评价这部影片是“心灵和眼睛的柔软对话”,看完片子,的确如此,叙事平缓流畅,台词质朴自然,像极了生活,所以影片有着很强的代入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好片。感动于那些不经意的偶然给人生带来的奇妙美感,看得想去旅行!
有散步影片的形式,却没有抓到内核,谈话的内容太空洞,三段故事线各自成章,却很难形成逻辑上的统一,是一种有趣的尝试,但拍摄手法还是太生涩了,流于表面。唯一可取的情欲意味,也大多来自女主本身,而非影片渲染。
真的尬,台词太多了,可以有十几分钟都在人物对话。是在下才疏学浅了。
好多桥段逻辑也太有问题了。东西丢了第一时间不是去找,不是去报警,居然去算命.......摄影师说话也太难听了,既然不是失误为啥自己评价是“挑苍蝇”...
特别法国调调,热带小城也拍的很有味道,中间有些地方有点拖沓,感觉片长可以再剪掉10分钟。导演和星溪长得好像………
简单,干净,完成度较高的处女作长片,感觉这个电影更适合在中小型影厅,喝着下午茶舒适地观看
三段奇遇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虽然有不足的地方但可以真切看到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相对于国内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喜剧电影,我更偏向于去看看这类慢节奏的偏生活化的电影。其中第二段奇遇讲的传统文化问题也是当今讨论的最多的热点之一。我格外喜欢里面的阿榛,演员演的非常自然,电影里她捍卫自己的理发店,坚持保留传统文化,是我在电影里面最喜欢的角色,虽然是小人物却真实而强大。
在票房为王,流量明星遍地的今天,《星溪》象一股清泉出现了。让还有电影梦想的人眼前一亮!这部电影不静静心,洗洗灵是很难欣赏到他的本质的
日记体 平行世界的不同演绎,说不上有什么原创性,但看着算是舒服的,很清淡的小品。完成度很不错。
里面有一句鸡汤台词,大意是我会非常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分别,因为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次见面。可能是我自己有太多这种悲惨又美丽的经历吧,印象深刻。
让人感觉很清新自然 不矫情做作 在当今所谓的中国文艺片中已为可贵 女性角色主导和Pascal的演技非常加分 每一段的故事都很有趣 片中的音乐和动画也很吸引人
处处布满情欲,却又处处纯情,在今年华语电影中绝对是个异数.艳羡这不算太刻意的异国情调,更艳羡如此在别处生活的奇遇情景.它以最为脚踏实地的山地步行挣脱了北上广式的生存焦虑,转而陷入了另一种少女般的幻想宿命.因而年轻人和中年人极有可能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两部电影
当尬聊千篇一律,失去了深度和启发性,就变成了一部冗长的风光片了
作為新導演處女作還不錯,很舒服的看完了,沒有尷尬艱澀的感覺。見了導演真的很年輕,自編自導自剪,鼓勵一下
2018.10.16@PYIFF. 2.5/5. 电视电影,亮点在神。
旅途中偶遇的热心人--从同性到异性,从保守猜疑到接受好意;以及倾诉心声的异国忘年交。在这个平行宇宙可能发生无限种可能的世界,或许每次路边驻足便是段和自己和解的路程的开始。而次次塔罗牌的指引终会诠释“放下心中心绪,突破自己”的朴素生活真理。有着奇妙的脑洞,也有讨巧的元素设计,但如果和Pierre那段对谈没有那么冗长那么尬会更好。
一星半。全当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欣赏马来西亚的风光了。女主角表演很游离,台词功力差导致始终无法让观众入戏,最后一部分也太冗长无趣了。
在少女形象的外殼下,一股以北京為中心的華語帝國主義感⋯第一段把馬來女孩當成女僕一樣使喚,第二段對別人的社區營造指指點點,還發表感想這邊的人生活緩慢呀,第三段對洋男的好感(最後頭都靠上去了,就算沒有真的所謂romantic關係也差不了多少);是不自知或自黑呢?感覺更像後者。除卻意識型態問題,三段也拍得很枯燥,最後一段縱然有比較好的法國演員,一樣未夠班。據說參考了黃錦樹?!欸欸欸,大砲如黃若看了這部片,估計會痛批⋯
就算她處處流露對盧馬的熱愛,電影多像《女收藏家 》,《雙妹奇緣》,《大樹、市長和文化館》和《綠光》(還有《在異國》,《盲打誤撞》etcetc,歡迎各位提供「養份」來源)也好,抄襲他人不會是原罪,真的,法國新浪潮,QT,還是深田晃司的《ほとりの朔子》不是正好例子嗎?而且,竹原青算頭頭是道,重要還是導演如何觀看世界的方法, 只怕失去個性和自我,對演員無法調度下變得無聊又尷尬。世故和天真是無法扮出來,特別是當她以主題先行,板起眼談論機遇與相遇,日常生活的道德問題,又何不回到導演自身熟識的環境中發生?因此,Pascal 的演出不止證明選角合適的重要,他對生命的見解深入對白,他創造的「奇蹟」就像導演無法達到的主題和核心,由他來體現,如果沒有最後藍光的時刻就好了...敬當天與銀幕下一起看電影的那位朋友。
可以想象得到作为故事文本是有魅力的,视听影像完成度也不错,但是整体过分少女烂漫。
表演不差,摄影及格,但平平的,编导生活经验很贫瘠。看她那些文艺幻想,我猜她是网易云音乐忠实粉丝。前面看不到女主角的悲伤,所以后面纯用台词讲述痛苦也没有感染力,高谈阔论,空无一物。就是旅游宣传片。